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4年经济工作,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并提出“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米乐网站 M6米乐“完善新型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米乐网站 M6米乐质量发展行动”等举措。这一部署凸显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轨道交通产业是代表“中国装备制造”的闪亮名片,也是我国制造业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轨道交通产业逐渐成为多个地区的特色主导产业。然而,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轨道交通产业也面临着局部产能过剩、关键技术缺失、成果转化动力不足、产业融通不均衡等诸多挑战。如何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已成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任务。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革始终坚持发挥自身“所长”、服务大局“所需”,把促进高质量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首要任务。民革在轨道交通领域专家资源丰富,部分省级组织长期跟踪调研。为此,民革中央将“加快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确定为今年的重点考察调研课题,由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常务副主席何报翔分别带队,赴山东和湖南等地开展考察调研,希望通过深入了解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化解之策,为扎实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贡献民革力量。
“现在效益怎么样?”“生产零件本土化配套率是多少?”无论是“串珠成链”的山东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还是湖南株洲“一杯咖啡的时间”的产业生态,强大的集聚优势和创新能力,让调研组看到了两地深厚的轨道交通产业基础,构建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体系,以及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调研组表示,通过轨道交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和配套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要素、商品、服务高效流动,从而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调研组也了解到,我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业在关键零部件、元器件、轴承系统、信号系统等领域仍存在短板,在智能控制和悬浮技术等领域也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政府能否对首台套或者首批次产品出台鼓励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提高应用企业的积极性。”有企业提出,希望相关部门鼓励下游应用企业拿出少量份额先行先试,助力研发生产企业积累业绩,打开市场。
“高质量发展光靠一个企业是不行的,一定要靠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展。”中车株洲电力机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助理吴镛表示,要想让产业链体系更完备,就必须不断地强链、补链、延链,解决轨道交通的“卡脖子”技术瓶颈。
深化改革创新是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调研组建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构建轨道交通产业的现代化治理体系;聚焦发展和安全,充分认识巩固提升轨道交通产业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轨道交通领域,逐步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调研组还建议,在大力培育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基础上,要掌握战略主动,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提升轨道交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增强自身竞争力以及不可替代的优势。要强化创新驱动,敢于挑战技术创新的“无人区”,推动新兴技术与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深度融合,形成行业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